今天是年二九了,还有两天就是大年初一了。。。兔年到了希望兔年的来临好事年年来坏事快快离去咯。。。我祝家人身体健康,祝老公岁岁平安,祝我自己 好孕快快来。。。
每年的过年都没有什么特别就是年三十晚跟老公家人一同用餐,只是今年我们会出外的酒楼吃团圆饭,老公自己赞助了一支香槟来 庆祝团圆饭咯。。。大年初一跟我的老妹去看戏。。年初二就在我的舅母家来一个烧烤爬第咯。。。哈哈!!!开心开心想到都开心咯。。
paste from 《联合晚报》
春节
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,春节在鞭炮声中展开,正月初一一早,家人先行祭祖,而街上也处处可见拜年的人群,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更增添新春的 热闹气息。为求新的一年能够大吉大利,初一时需遵守许多禁忌,如不可扫地、倒垃圾、怕把财富扫出门外;不可说坏话及吵架;不可打破碗盘,若不小心打碎了, 要赶紧说岁岁(碎碎)平安,以化解凶灾。
过年
从农历十二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便准备过年。过年有许多传说,但是其主要任务是除旧布新,因此在送灶神回天上后,就得准备大扫除,将屋内 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,以除去旧年的晦气,迎接新年,接着是办年货。在居家内外贴春联,布置厅堂,以增加新春的喜气。在春节前的三个礼拜,家庭主妇便开始蒸 馒头、煮肉,虽然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,已少有人自制年食,然而每个家庭总会买些回来应应景。
春联
传说春联是由“桃符”演变而来。“桃符”是古代画门神的木板,五代时孟昶别出心裁地在桃符上提了一联:“新年纳余庆,佳节号长春”,而 后遂演变成春节贴春联的习俗。除了在门上贴春联外,也可在室内外贴方形的“春”、“福”等红纸,有人还会将“春”、“福”等字倒贴,因倒谐音“到”,此举 表“春到了”或“福到了”之意。
年画
年画是特有的民间艺术,它和“春”、“福”一样是由桃符演变而来。年画共分版画、刻纸、纸绘三种,在表现形式上,以民间绘画手法结合传 统图案,更吸收文人绘画甚至西方绘画之长,利用木板印刷技术,创立了特有的样式与体裁。在内容上,年画由门神拓展为纳福迎祥、欢度喜庆,后来亦延伸至故事 戏曲、民众风情等,表现了民众的情感与理想。
拜年
晚辈向长辈,或亲友间互相拜年,是新春期间不可或缺的活动。
辞年
辞年时要在桌上摆设五牲及各种年糕供奉诸神,然后祭拜祖先,以感谢这一年来诸神及祖先的保佑,并祈求来年平安。在神案前排三堆水果、两 碗“春饭”,上面插一对“饭春花”,并摆上年糕及红枣。红枣表示年年好。年糕要一直供奉到正月初五,橘子则要到元宵才能拿下来。在烧金、放炮后,辞年的工 作才算完成。
压岁钱
压岁钱亦称“过年钱”,在新年开始时送给小孩子。古代是用红线穿一百个铜钱,表示可以长命百岁,也即表示用钱把新长的这一岁“压”住, 让这一岁忽略不计。
初四
正月初四是“接神”的日子俗语说:“送神早,接神迟。”所以送神一般在大清早,接神则在下午四点之后,家家户户都要供上牲礼、水果、酒 菜,并且焚香、点烛、烧金,以及燃放爆竹表示恭迎,同时要烧全副武装的“神马”、“甲马”、“天兵”,以迎接诸神下凡。
上元节
即指元宵节。上元也就是天官大帝诞辰,唐代以一、七、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、中元、下元:上元祭天官,中元祭地官,下元祭水官,各地奉 祀三官大帝的寺庙都会举办盛大的庆贺活动。
门神
门神分为武门神和文门神两种。武门神通常用来贴在临街的大门 ,画幅较大,与真人高度相仿。造型以全副披挂、手执兵器的武将为主,常见的有“神荼、郁垒”、“秦琼、尉迟恭”、“韦驮、伽蓝”等。文门神为文官型的门 神,贴在进入院中的二道门或房门上,常见者如:“三星”、“五子登科”、“状元及第”、“加官进禄”等。
元宵节
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灯节或上元节,有些地方亦过小年。除了观赏花灯、提灯笼外,吃汤圆也是元宵节重要的习俗之一,表示家家都能团圆无 缺。
初二
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,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。传说如果大年初一回娘家,会使娘家变穷,所以大家都在初二回娘家。而回娘家也不能空手, 必须要准备一些礼物。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